伤辞
作者:
牛上月
70岁 | 上海-上海
2016-04-20 22:47:29
|
406
阿良姓王,大名家良,高中毕业后曾去过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后来因熬不住当地艰苦的生活,夹了个“袋袋户口”返回上海当社会青年。所谓“袋袋户口 ”是指从上海支农、支外又倒流回沪,派出所不让他们落户口、材料只好暂时放在自己家的原沪市居民户口。
好几年了,阿良找不到工作,偶尔做点临时工,没有稳定的收入。居委会安排他去市郊农场,他不搭理。他在江西吃了苦,尝到务农的滋味。
阿良的家在靠近四川北路的那条“江北”弄堂里。我们称那片棚户区为“江北”弄堂是因为其中的居民大多为苏北人。
我们刚中学毕业离开学校,不知天高地厚。大家叫阿良“老社皮”——在社会上失业许久,没有正当职业的年轻人。但他不像有些“社皮”,结帮成伙做“阿飞”,当“黄牛”。当时上海视那些混在社会上不务正业、崇尚糜烂生活方式的地痞流氓叫“阿飞”。阿良只在等待。
阿良家兄妹五人,他是长子老大,下面还有四个妹妹。父亲在环卫当工人,母亲在菜场做营业员。在那困难的年代,吃穿全要计划票,定粮、定油、定鸡蛋肉......家里猛冒出个二十二岁没有户粮的大小伙子,给生活拮据的家庭加重了生存压力。幸亏阿良的大妹早两年去了崇明农场,他勉强和父母、三个妹妹挤居在十几平米的房屋里。
寒冬腊月,阿良像猴子般地从小阁楼中爬上爬下,夏日炎炎,他便在弄堂家门口搭条竹榻消热——反正从小就习惯如此过日子。
阿静姓冯,她的家住在与阿良家马路对面的石库门里弄,父亲是小职员,母亲持家,下面还有两兄弟,高中毕业后失业在家。
阿良和阿静两家相距不到两百米,两人平时并不相识。阿良面貌英俊,身材伟岸。浓眉大眼国字脸,在江西劳动锻炼得胸前背后如熊肌虎肉,比较能引起女孩子的注目。
阿静虽谈不上花容月貌,气质、风度与别的女孩不同。也许家里多了男人,她从不和弄堂里的男孩说话。
“你家小娘长得有点像电影明星谢芳,就是黑了点......"隔壁的邻居宁波阿姨望着阿静的背影向阿静妈夸奖。
“呵呵,跟她爹一个样——黑皮。”阿静妈自豪地说,“连脾性都像她爷,想干啥就干啥,犟得不转弯。”
"快二十的大姑娘了,在家也不帮我做做事。去年高考差几分没录取,里弄干部动员她到新疆去,新疆那么远那样苦,能叫小囡去吗?我说还要参加高考挡回去了......其实你晓得的,我家这条件,下面还有两个萝卜头读书,能供她读大学吗?”冯家妈边挑菜边和宁波阿姨拉家常。
阿良和阿静的邂逅纯属偶然。那几天永安剧院正在放电影舞蹈片“小刀会”,阿静是舞蹈爱好者,而舞剧影片中的女主角扮演者赵青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的女儿,阿静想要一睹为快。
离电影开场还有半个小时,下午第二场票已售完了。阿静正打算买明天的电影票,几个黄牛“翻跟头”的小“阿飞”不怀好意地挤过来:“妹妹,当场票要伐?”有个瘦“阿飞”还要向阿静胳膊上蹭,阿静虽见过小流氓调戏女孩子的场面,今天轮到自己心里也有点忐忑。她下意识地推了把企图挨上来占便宜的“瘦猴”:“翻跟头的戏票我不要......”
“小阿妹像朵黑牡丹。今朝阿哥请客,等一息你陪我就行。”说罢,瘦“阿飞”顺手模了阿静的下巴。
阿静从没被人欺负,这次让几个“阿飞”调戏,胸中气恼引发出来,顺手一拍那只摸她脸的手:“我叫警察啦——”
“喔育......喔育,小阿妹——黑牡丹来真的了......"
"喔嘻......喔嘻"几个阿飞在阿静身后推推搡搡,围堵着不放。
正当阿静被几个流氓纠缠难以摆脱的尴尬之时,一双有力的手拨开阿飞把阿静拉出来,阿静就像获救的小鹿躲在身材高大的男青年身后。原来,阿良正去看电影,刚才的一幕全在他的观察中。阿静是马路对面弄堂里的大姑娘,走进走出的难免有点面熟。
流氓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到阿良身上:“怎么......侬啥人?想管闲事......"小阿飞不买帐,仗着人多逼住了阿良。
“她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进去......”阿良拽住阿静的手笔直向影剧院里疾步走。此刻正好第一场电影散场了,观众人流如蜂拥般地离场。人多了,阿飞们不敢再滋事。
阿良有个同学在影剧院里工作,听阿良一说就出去收购了黄牛的票。此刻黄牛乐得以平价出手“票货”,少些自己吃进的亏损。
当阿良与同学商量票源的时候,阿静的手还被阿良紧攥着,也许是刚快走了几步,也许是从未被一位陌生男子这样握手,她的手心体贴着阿良手的温度,心有点发慌。她不但不想抽出手来,反而产生一种希望和阿良永远牵手的莫名的感觉。从刚才面对流氓时厌恶、无奈的心境至此刻安然、欣慰的心情,女孩的心理如泊进港湾躲过了风雨的船舶般地产生了安全感。
本篇文章来源于[爱情人网,www.iqingren.com]
原文链接地址: